苏轼送李密赴亳州 北宋时,亳州有个叫李密的有关官员,从颍州调任亳州。古诗时苏轼在颍州,亳州前往送行。有关苏轼曾任亳州文学参军,古诗对亳州比较熟悉。亳州为故友李密提了很多中肯的有关意见,二人相见,古诗两情依依。亳州分别之时,有关苏轼写了一首送别的古诗诗,其中曰: 倦输关内粟,亳州遂请颍州符。有关 治绩可称最,古诗士民将以苏。 谯郡君命重,苦县祖风殊。 仙桧留阴在,甘棠印花敷。 行舟通远水,侯骑溢长衢。 化日人怀望,烟云自满湖。 注:甘棠就是棠梨之树,春天开白花,秋日结黑果,十分甜美。《诗经·甘棠》一诗的主旨,认为是怀念召伯的诗作。 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中记载:“召公之治西方,甚得兆民和。召公巡行乡邑,有棠树,决狱政事其下,自侯伯至庶人,各得其所,无失职者。召公卒,而民人思召公之政,怀棠树,不敢伐,歌咏之,作《甘棠》之诗。” 召伯南巡,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,只在甘棠树下停车驻马、听讼决狱、搭棚过夜,这种体恤百姓疾苦,不搅扰民间,而为民众殚精竭虑排忧释纷的人,人民永远怀念他。 司马光赞亳州老君石像 ◎李绍义 宋代著名学者司马光参拜亳州老君庙,写诗赞曰: 既说谁之子, 复言象帝先。 自分天地后, 有圣总师传。 丁渭赞谯 ◎李绍义 丁渭,江苏长洲人,宋真宗时人,前后共在相位七年。曾写《老子赞》一诗赞谯,其中曰: 谯都之壤,涡水之滨。 是为福地,实诞圣君。 穆修过涡河诗 ◎李绍义 建安十八年(213年),曹操回乡,曹丕、曹植兄弟从父拜坟墓,继之骑马游观。曹丕、曹植各写《临涡赋》。植赋书于桥头,穆修因有此诗。 扬鞭策羸马, 桥上一徘徊。 欲拟《临涡赋》, 惭无八斗才。 罗贯中惜华佗 ◎李绍义 罗贯中名本,字贯中,元末著名小说家、戏曲家,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,一生著作颇丰。曾游谯华祖庵,感慨系之,遂作此诗。 华佗仙术比长桑, 神识如窥垣一方。 惆怅人亡书亦绝, 后人无复见青囊。 刘开慨叹魏武帝旧宅 ◎李绍义 清桐城派著名作家刘开,字东明,号孟涂。曾受聘主修《亳州志》。其间曾游览魏武故里,写有《魏武帝旧宅》一诗: 谯东精舍没苍苔, 射猎冬春亦壮哉。 乱世纷纭谁识主, 奸雄猜忌尚怜才。 成功天限三分局, 飨世风声八角台。 知己旧推乔太尉, 墓门祭罢泪犹哀。 |